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春灌水先行,沃野润新苗。在温江区岷江村支渠旁,汩汩清流正通过焕然一新的水利设施奔向田间。作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渠灌区春灌工作于4月3日全面启动。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多维度创新春灌保障体系,打好“精准服务、科技赋能、农业节水”系列“组合拳”,为灌区110余万亩农田筑牢“水长城”。
精准服务解难题 12支春灌服务突击队下沉一线
“上下游联动的‘水脉疏通术’真解渴!”东岳社区村支书指着改造后的支渠介绍道。去年年底,东风渠管理处联合温江区水务局、温江区寿安镇人民政府,实施了长度约1200米的沟渠修复整治工程。通过精准划分供水区间、优化调度方案,当地残次林腾退区用水保障率大幅提升,下游1000多亩粮田顺利“喝上”春灌水。
这一变化,还源于东风渠管理处组建的春灌服务突击队。这个由48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组成的队伍,以问题为切入口,全面梳理往年春灌用水难点堵点,通过“专项治”“回头看”等方式,已解决渠道淤积、设备老化等55个“卡脖子”问题,切实为灌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12支春灌服务突击队已全部下沉一线。
科技赋能提效率 无人机巡渠构建“空天地”监测网
“我们正在开展无人机巡渠试点,现在巡渠就像给渠道做CT扫描。”科信科负责人一边展示三维建模系统一边介绍道,无人机单次飞行可覆盖20公里渠道,巡查效率可提升5倍,将实现水资源调度、工程维护的可视化管控和智能预警,助力保障春灌用水安全。
不仅如此,今年东风渠灌区水文队伍利用ADCP、超声波流速仪等智能监测设备,完成17个水文断面共计100余次水文测验并组织开展交叉校测,将流量误差率严格控制在3%以内,真正实现供水计量“一把尺子量到底”,让春灌用水更科学、更精准。
农业节水见实效 万亩良田实现“浅湿灌溉”
“更新节水灌溉技术能让每亩田省水10%。”在温江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种粮大户正展示着新学的节水技术。
今年,东风渠管理处多形式开展节水护水宣传活动,从社区、校园到农户,累计投入200余人次,覆盖灌区2市12个区(县),不断增强群众节水意识。同时,东风渠管理处将水权水价改革作为推动农业节水的关键举措,2024年率先在灌区15个县(市、区)及环城生态区全面实施农业水费按方收费,有效扭转灌区农业用水多年形成的“大水漫灌”模式,助推全灌区节水灌溉规模超10万亩。
“截至目前,东风渠灌区从南片的东坡区到北片的青白江区,均已陆续进入育秧期,进度超70%;塘、库蓄水超6000万立方米,总体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用水需求。”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靠‘一盘棋’调水机制以及融合传统智慧、现代科技的保障体系,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