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综合资讯

武引中心以数字赋能灌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武引中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7:50

武引工程是四川“六横六纵”调水规划与“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近年来紧扣国家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四川省数字政府建设和水利厅数字水利发展部署,以“智慧武引”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统一平台、织密感知网络、打造协同系统,持续深化水利数字化转型,让数字技术成为守护灌区459万标准亩农田、惠及830余万灌区群众的“智慧引擎”。


平台为核:打造灌区“数字大脑”

武引灌区以“智慧武引”信息化项目为牵引,打破信息壁垒,建成全灌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中枢。依托该项目,全面整合水情自动测报、闸门监控、工程安全监测等多系统数据,构建起“智慧武引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一网统管”。

与之配套的远控中心,更是成为全灌区监测、控制、调度、指挥的核心枢纽。通过“智慧武引平台”的支撑,远控中心实现防洪、供水、发电、生态调度等业务的一体化协同运作——从水库水位调节到干渠水量分配,从防汛应急响应到生态用水保障,各类决策指令可快速下达、执行状态可实时反馈,标志着武引全灌区信息化系统初步成型,综合指挥体系高效落地,灌区管理正式迈入“数据驱动”新阶段。

感知为基:织密全时域监测网络

围绕“智慧水利”建设目标,武引灌区以构建全要素、全时域监测网络为核心,持续推进感知系统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2.03亿元部署各类智能监测终端2680台套,形成覆盖水情、雨情、工情的一体化监测感知网络。为灌区459万亩农田的精准调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让水利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系统协同:提升水利治理效能

通过“武都水库水情测报”“智慧武引”“十四五”“国控水资源”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武引灌区构建起综合监视、供水管理、水情自动测报、闸门监控、工程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核心业务子系统,形成“多系统联动、全业务覆盖”的数字应用格局。各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屏观全域”,助力管理人员快速掌握全局情况,推动灌区水资源调度科学化、工程安全管理精细化、运行态势监控可视化,全面提升水利治理效能

创新前行:锚定数字水利新方向

立足现有建设成果,武引灌区以技术融合与创新驱动为导向,明确未来数字水利发展路径。一方面,着力推进“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建设,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多技术装备的协同融合,在时空维度、监测范围、精度频次等层面升级监测能力,构建水利对象全要素、治理管理全过程的智能监测感知体系;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耦合,推动监测能力向智能化、精准化、动态化升级,力争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水利示范工程。

下一步,武引灌区将继续紧跟国家与水利厅数字水利建设部署,以“数字筑基、创新赋能”为核心,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感知网络优化、业务场景深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灌区高质量发展,为四川“智慧水利”建设贡献更多“武引经验”。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