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基层水利风采 > 基层水文人

看水文之变丨达州水文: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记水文基础能力提升中优秀职工张俊

来源:达州水文中心时间:2023年12月08日 14:35

青山拢绿水,蓝白楼相间,一座座标准化的水文站房矗立在条条大路旁。达州水文中心紧紧抓住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契机,补短板、锻长板,新建2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改建6个水文站。在这场集工程建设、技术装备于一体的整体大提升、大改造过程中,涌现出一个个实干大干、奋勇争先的身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职工----张俊。

转岗不转“位”

他,2001年参加工作,在茫茫深山的小小水文测站,三间瓦房,一盏灯,走过他人生的5个春秋;2006年以来,水文站房开始重建,青砖瓦房变成二层楼房,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也进入了测站生活,从两三个月辗转车马,走出深山探亲回家,变成可以每天发视频跟家人通话;2018年,全省水文机制改革,达州水文中心应势成立4个水文测报中心。至此,他终于结束了19年的测站生活,结束了水文苦旅。19年的光阴,让他从懵懂青年,成长为征战无数场次洪水的水文老兵,又到身负重担多方历练的水文站长。光阴不曾忘记,多少凄风冷雨孤苦无助的夜晚,他躬身测验,精心演算;多少春风萌动花鸟虫鸣的清晨,他忙碌观测,认真记载;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无悔无怨。

2022年,因工作需要,张俊调到水文建设室工作。从水文勘测到水文建设,这次转岗业务跨度大,工作内容从水文资料转变成工程建设、技术装备,他一度茫然,经历短暂迷茫后,很快摆正位子,调整状态,进入角色。张俊坚持转岗不转“位”,始终以水文精神鞭策自己,不论是一线监测,还是后备支撑,他都以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岗位,做出好成绩。

刻苦钻研更有“为”

2022年达州水文中心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1700余万元。张俊深知,此次基础能力项目是改善达州水文中心老旧站房、落后设施的重要契机。

张俊是科室设备维修方面的业务能手,他在水文站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套水文缆道架设、维修、维护的经验方法。这套经验成了他的高光.可是,他深知,缆道测流有很多弊端,限制因素很多,潜在危险因数大,如果能有更先进的水文仪器设备,实现水文要素自动化采集,提高效能,他将毫不吝惜这些荣誉,从头学,从头干,奋楫而为。

他是这样想的,确实是这样干的。

项目建设开始了,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之路。从调试安装到试运行他都全程在场,场场不落。遇到问题积极联系设备方,电话说不清楚,就微信聊,微信打字太慢,就发视频看实物,直到把设备的每一个性能吃透摸懂才肯做罢。

2022年春季项目启动,晚春初夏,草木葱茏。他跟随施工方穿梭奔走在林草间。一顶安全帽,一双军便鞋,一遍又一遍复核安装位置、尺寸,调整最佳位置,他是施工员、技术员;遇到施工方与当地政府群众产生矛盾,他是调解员、谈判员。盛夏时节,设备上马,调试安装。他一顶草帽,一双劳保手套,他又成了装卸工、安装工。去年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参建方迫于天气原因,停工数日。他在办公室操持文件资料,又心系工地,坚持每天电话询问留守工人,关注工地情况。时光飞逝,项目迎来最后攻关验收,他欣喜万分,对待一众仪器像呵护挚爱宝贝。

负责设备的这些日子,张俊对走航式微型ADCP、无人机(带雷达湍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一体化雨量水位遥测设备、双轨雷达波测流系统这些现代化水文仪器情心用情,对他们的性能参数入脑入心。在他眼里这些不仅仅是钢铁设备,是提高一线水文监测水文的利器,是水文人逐波踏浪并肩作战的伙伴,是他内心深处眷恋的水文情怀。          

达州水文中心坚持落实“强推进”的工作主基调,在基础能力提升建设管理中严格按照省中心提出的“标准化”建设思路,优化建设方案,并借力地方水务等部门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经参建各方通力合作,项目圆满完成。达州水文中心的水文监测预警能力获得重大提升,水文基础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冬日午后的阳光照进水文建设室朝南的窗户,洒在张俊的办公桌上,白亮亮的阳光,明媚又坚毅。(于轩  霍良珍)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