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内江:精准施策破解农村供水难题 用心筑牢民生饮水安全防线

来源:内江市水利局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7:44

内江市围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持续深化集中整治,通过高位推动、全域排查、标本兼治等系列举措,有效破解群众身边的饮水痛点、难点,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高位统筹聚合力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内江始终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牢抓实。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出台《深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建设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先行区实施方案》,明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等核心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一线督导,推动工作落细落实。市纪委监委主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水利、卫健、疾控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多次上门指导破解整治难题;市水利局牵头成立由17名骨干组成的工作专班,下设4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分片包县制度,并联合发改、生态环境等多部门构建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格局,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纪委监委监督、水利牵头抓总、部门协同发力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全域排查抓整改靶向破解群众愁盼既要拉网式找问题,更要闭环式改到位。内江市以拉网式排查+销号式整改为抓手,聚焦责任落实、设施设备、水价收缴等关键环节,截至8月底,排查集中供水工程37处,发现问题61个。充分发挥基层管水员作用,组织动员乡镇、村(社)排查分散供水工程4.5万余处。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清单制+责任制整改台账,明确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实行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55个,整改率达90.2%,直接受益群众53.05万人。同时,建立水利首次研判+纪检二次研判机制,深挖问题线索6条,其中纪检部门立案调查1条,推动整改一个、规范一片。群众满意与否是检验整治成效的试金石”,今年累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96个,市级农村供水监督服务平台、水利部12314平台收到的投诉量同比分别下降50%,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标本兼治建长效供水保障提质升级不仅要解当下之困,更要谋长久之策。内江从基础建设、制度完善、体制改革三方面发力,推动农村供水从治标治本转变。在基础建设上,通过银行贷款、地方专项债等筹集资金23.33亿元,争取到位上级资金1.5亿元,今年已完成农村供水投资5.24亿元。全域推进乡村水务县建设,新完工项目2处,4处水厂扩建项目加速推进,新改建供水管网355公里,新增和改善自来水人口67.33万人。在制度建设上,市本级印发行业管理通知2份、配套方案2个,指导各县(市、区)制定机制文件5个;联合多部门出台水质联合监测、水电气收费联合检查等机制,开展两轮水质专项整治,下发提醒函4份,检查供水企业21家,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体制改革上,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各县(市、区)组建农村供水国有平台公司,整合并购乡镇水厂,推动投、建、运、管一体化。目前,全市村镇水厂由61个减少至37个,转供水企业由38家减至22家,县域统管率达100%,服务农村人口比例达89.11%;同时实现千吨万人规模工程标准化管理全覆盖,以体制机制创新筑牢长效保障。

四、民生实事早落地饮水惠民加速跑”。在集中整治的同时,内江全力推进农村供水民生实事落地见效。针对承担的推进第四批乡村水务建设县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度达95%,拨付资金2500万元,拨付进度73%,提前完成节点任务。其中,资中县铁佛水厂扩建工程作为第四批乡村水务建设县重点项目,目前预沉池、沉淀池等主要构筑物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厂区绿化,受益人口约10万人,预计9全面建成通水,将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

下一步内江市将持续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更实举措深化整治成效,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满意水,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