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我们村的核桃,壳壳薄、瓤瓤厚、味道香,咋个卖不出去嘞?小张书记你给想个办法看看!”村民李大爷道出全村人的焦虑。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家沟村扎实推动产业发展,依托3873亩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成功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和重点帮扶优秀村。一颗颗饱满的核桃,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然而,受销售渠道单一、议价能力弱等因素制约,核桃产业屡屡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直到绵阳水文中心驻村工作队进驻,一切迎来了转机。他们沉下身子,挨家走访、院坝座谈,将村庄的发展痛点和村民的急难愁盼一一记在心里。针对核桃滞销难题,第一书记张涛和队员们早早开始谋划破解之道。
今年5月,工作队从产业根基入手,邀请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共同开展老核桃树嫁接改良工作。如今新芽满枝、长势喜人,“老树焕新颜”让村民对增产增收充满信心。
品质提升的同时,销售瓶颈也亟需打破。7月起,工作队采取“双线发力”策略:一方面对接平武县本地直播团队,将直播间直接设在核桃园,真实呈现核桃从采摘到包装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联系平武县农商银行,打通线下收购、运输及储存环节,消除村民仓储顾虑。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向派驻单位绵阳水文中心汇报求助,中心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爱心助农”行动,干部职工踊跃采购、广泛宣传,订单纷至沓来。
8月采收季节,针对留守老人们采摘难、搬运难等问题,工作队主动深入果园,帮助采收、搬运、送货上门,切实解决了群众难题。“小张书记他们比自己家人还操心!”村民们朴实的感动话语,激励着驻村工作队的小伙子们,他们坚信汗水会换来信任,服务能温暖民心。
截至9月4日,在工作队统筹和各方支持下,党家沟村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预售核桃7000余斤。曾经滞销的核桃,如今成了增收的“香饽饽”。驻村工作队以实干担当搭建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凝聚了民心。
帮扶既要立足当下,更需着眼长远。受“青川核桃滚全球”的产业模式启发,驻村工作队正积极推动党家沟村核桃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助力“金果果”真正变成群众持续增收的“金产业”。(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