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游仙:从“散、乱、弱”到标准化 绵阳游仙区让老旧水库焕新生

来源:人民网时间:2025年08月15日 16:31

在绵阳市游仙区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服务站内,平台专员李嘉昊正在对收集到水库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受访者供图

“以前水库没人管,坝上杂草比人高,现在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在手机上一点,就有人来处理。”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段家桥水库边,巡查员贾清军正忙着用手机“巡查助手”APP,对着坝顶、溢洪道等15个点位依次拍照打卡,将水位值、设施状态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

游仙区共有105座小型水库,由于建成较久,一些小型水库常见的“老年病”也渐渐出现放水设施渗漏、坝脚失稳、溢洪道不畅等。为管理好小型水库,发挥其灌溉、防汛作用,游仙区在全省率先探索新模式,通过采购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对94座小型水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维,让曾经“散、乱、弱”小型水库,逐步走上标准化、专业化管理的轨道,重新焕发生机。

日常巡查“无死角”

8月1日,站在战备水库的坝顶向下望去,库区水面平静,巡查员贾清军伸展了一下腰背。从天空俯瞰,整个水库坝体如同一个“工”字,他每次巡查都会沿着坝体走上一圈。“其中有17个需要记录的‘打卡点’,要看溢洪道、雨水情监测站、涵管出口等,里面门道还真不少。”唐克敬笑着说。

小型水库分散在各地,以往常常由当地村社干部担任巡查员,这也成为小型水库治理的薄弱环节。“以往巡查工作基本有名无实,巡查员缺乏专业的知识,也缺巡查设施,有时候记录不准确,有时候对问题发现不及时。”游仙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治理小型水库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专业的“水库管家”队伍,而这样的团队从何而来?

答案是引入专业团队。2024年5月,游仙区引入四川华盛鑫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服务站,第一步就是成立一支专业的“水管家”团队,给94座小型水库配上“物业”。

如同“物业”管理一样,“水库管家”团队也分为两队,一队负责水库维养的专业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维修、日常除草、保洁维养;一队是巡查员,负责定期在现场巡查,水文数据采集分析、补充监控设施的不足。“后者犹如‘雷达’,及时发现问题,通知前者来处理维护。”四川华盛鑫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谢鑫说。

在贾清军、唐克敬看来,现在的巡查工作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对巡查点位、记录内容、设备操作等都有明确规定,并将巡查的情况记录在《巡视检查记录》中。

结合小型水库巡查养护的相关要点,维养和巡查人员都要接受专业培训,并且通过考试才能正式上岗。“每个水库都设置了专门的点位,巡查员要在点位上打卡拍照,上传到系统中,这样确保日常巡查不会有疏漏,尽早发现隐患。”四川华盛鑫宇科技有限公司龚晓凤说。

发现问题“早解决”

“滴!您有新的信息请查收。”8月1日,仙鹤镇龙江水库巡查员赵鹏程在APP上报“背水面梯步破损”,10分钟后,维养队长周仁兵的手机就收到了任务信息。3天后,梯步修复完毕,前后对比照片同步上传至平台。

因为建设时间较久,小型水库不时出现一些小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处理,这时就需要维修养护队伍“出马”。“就像中医治疗一样,巡查员们日常‘望闻问切’,维保队及时‘治疗’,及早化解问题,这样才能‘治小病、治未病’。”游仙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让整个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高效运转,服务站打造了一套智慧管理平台,串联起巡查和维养两支专业队伍。

站在游仙区小型水库管理服务站的电脑前,李嘉昊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仔细查看平台信息,随着鼠标的点击和移动,各水库的工程情况、水位数据都一目了然。

得益于采用无人机、雨水情监测、视频监控设施的应用,以及95名巡查员提供的实时数据,游仙区打造了这张“智慧地图”,对全区小型水库的日常情况和应急问题做到实时监控。信息在此汇总后,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推送给维养队员,实现尽早处置,避免问题恶化。

“以前靠人跑着报汛,现在数据‘飞’着传,响应快多了。”平台专员李嘉昊说,2024年度通过平台处置超汛限、设施故障等事件189件,平均响应时间30分钟。

建立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

94座水库的各类信息驳杂,上百人的团队管理任务繁重,但在游仙区小型水库管理服务站里,一切井然有序,秘诀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建立一套规章和制度。

以日常巡查工作为例,服务站制定了20项具体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从巡查频次来看,规定了汛期每日一次现场巡查,非汛期则为每周2次,“巡查时每个点位都要拍照记录,一共14张照片,就构成一次巡查日志。”仙鹤湖水库巡查员苟军(2025年4月入职)说,如今他已经可以熟练使用APP上报信息。

巡查员的日常工作中,还包括报告工程险情、清理白色垃圾,同时对水库水质、养殖户投肥养殖等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并配合水库水质取样检测,参加防汛安全演练等工作。

这套标准和制度执行下来,基本实现了对小型水库日常情况的“全覆盖”。“大家通过培训和演练,知道汛期和非汛期要做什么、怎么做,对各种突发事件有应对措施,从而让小型水库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通过引入专业团队,2024年游仙区对94座小型水库进行了全面摸查和维护,坡面除草68万平方米、溢洪道10.5万平方米,排水沟清理4.5万平方米,增设标识牌2322块。

安全防线也越扎越牢。如今,服务站储备了813件救生衣、5.97万条砂袋等防汛物资,于2025年汛前94座水库全部完成防汛应急演练,提高了水库管理人员的防汛能力。

回顾游仙区小型水库实行标准化管理以来,各级管理单位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围绕“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环境整洁、运行高效”的管理目标,扎实推进绵阳市游仙区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全力打造“安全可控、智能管理、生态优美”的小型水库标杆体系,逐步达到工程运行安全、效益充分发挥、环境整洁美观的标准化管理目标。

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段家桥水库边,巡查员贾清军正在进行水库巡查。受访者供图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