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与洪峰赛跑的人:水文尖兵72小时极限测报——涪城水文测报中心7.3-7.5洪水过程监测日记

来源:省水文中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9:52


巡测队:车轮上的“尖兵”

73日,暴雨开始冲刷四川盆地。预警信号从蓝变黄,绵阳水文中心的气氛骤然绷紧。4日凌晨2点,涪城测报中心办公室灯火通明,才出差归来的巡测队员们再次集结。暴雨的突然升级,给他们下达了新的指令。罗那、剡勇即刻赶往三台水文站开展工作。

涪城水文测报中心主任吴银龙则带着王军、王非非组成应急巡测队,逐峰而行。作为绵阳水文中心辖区站点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线部门,从北川到盐亭,战线跨越四个区县,追峰逐浪、向水而行已是工作的常态。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疯狂摆动,车轮碾过低洼,积水飞溅。伴随着亮起的晨光,在永昌站完成了两次测流的巡测队,马不停蹄向北川县山里的治城站疾驰。


治城站:黑暗里的“灯塔”

48点,应急巡测队抵达治城站时,羊小林和秦子悦已在站上连续奋战了一天一夜。上游几条支流来水远比预测的大,山区河流坡降大、含沙重、断面变化大,流量监测容不得半点松懈。两人眼里布满血丝,但手上的操作一刻未停。我们来换班,你们快去歇口气!有了支援,两人终于能离开控制台,缓一缓紧绷的神经。

中午,水位开始回落,随着暴雨中心的转移,巡测队有了新的任务,将监测重任交还给短暂休息后的两人,随即启程赶往下一个战场——三台县的三台水文站。

孰料到了傍晚,暴雨杀了个回马枪,通口河水位再次急涨。上游的委托观测员发来消息:白羊站发生泥石流,人要撤离了。治城站成了通口河防汛的第一道关口。而此时,治城站所在的禹里乡又因强雷暴,大面积停电,整个站点瞬间陷入黑暗。坚守的两人不由庆幸,多亏2号下午就赶到站上对所有设备进行了调试检查。此刻迅速启动了发电机,探照灯的光束像一柄利剑刺破暴雨的阴霾,照亮通口河汛情数据采集通道。两人紧挨着仪器,屏息凝神,精准操作、读数、计算、报汛,在疲惫与洪水的双重压力下,用意志燃起治城站的数据灯火

三台站:暴雨中的“接力棒”

应急巡测队离开治城后,一路疾驰,于417抵达三台站。替下奋战了十多个小时的剡勇和罗那去歇口气,接手了洪峰流量的监测。谁知刚刚测完,通口河反涨还夹着泥石流的噩耗传来。来不及喘口气,三人迅速登车,掉头再向北川方向冲去!急转场,是他们作为机动尖兵的常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三个小时的跋涉后,通往治城站的前方道路被泥石流彻底阻断。巡测队被迫折返,在永昌站暂时落脚。一边测量一边监视着治城站的水情信息5凌晨4点,坏消息接踵而至:盐亭、三台方向暴雨又起!巡测队员搓了把脸,在电话里跟治城站对抗超保洪水的战友们道了声珍重,发动引擎,再次冲破雨幕,向着盐亭县那片新的战场驶去……

7月5日下午,暴雨预警解除,但洪水的退去还需要时间。涪城测报中心的水文战士们,裤腿沾泥,面带倦容,身影仍在车轮与缆道间奔忙不息。他们手中记录的数字,是江河的脉搏,是万千家园安宁的密码。这场与洪峰赛跑的72小时极限测报,他们没有豪言,唯有车轮碾过积水的声响、黑暗中发电机的轰鸣、水标尺上风雨侵蚀的刻度,那正是水文人无声的勋章。(吴银龙)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