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一是织密“责任线”。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点五级包保责任体系,动态更新2809名防汛责任人信息库,实现重要江河、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电站等关键部位责任到人。通过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防汛指挥部架构,印发并签订防汛“三单一书”100余份,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全覆盖。
二是筑牢“安全线”。建立“排查-整改-验收”全流程闭环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全市累计排查防汛风险点位693处,93处隐患整改率达100%。 实施“双日”工作制(逢雨日会商、日调度),累计开展多部门联合会商25次,精准发布山洪灾害预警、风险提示单、暴雨预警等信息17000余条。同步完成全市21个水文(位)站和622个监测站点的检修调试,确保监测预警系统运行零差错。
三是巩固“保障线”。构建“1+N”预案体系(1个总体预案+N个专项方案),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度汛方案等837个。组织实战演练541场次,覆盖人员2.17万人次,有效检验预案操作性。组建494支专业抢险队伍(合计1.39万人),储备编织袋、照明灯、救生衣等各类救灾物资40万件,形成“预案科学完备、物资储备充足、队伍专业精干”的三位一体保障格局,全市防汛减灾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