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绵阳梓潼:春启水利新篇,筑牢农田根基

来源:绵阳市水利局时间:2025年04月03日 17:42

春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绵阳市梓潼县抢抓水利建设黄金期,深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蓝网工程,组织动员群众多方筹措资金并开展堰塘清淤、沟渠疏浚等工作,掀起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热潮,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塘库堰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水源,具有蓄水、灌溉、防洪等多种功能。为充分发挥塘库堰的作用,梓潼县从水库除险加固、塘堰清淤扩容等方面入手,在减少塘库堰的渗漏损失基础上增加有效蓄水量,保障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用水需求。例如在宝石片区,累计投入挖掘机40台、运输车辆100余台,对50处当家堰塘清淤扩容,累计清除淤泥8万余立方米,增加蓄水量9.2万方,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近1000余亩。去冬今春以来,全县累计整治病险水库24座,清掏塘堰232口,为春灌供水提供坚强水源保障。

渠道是农田灌溉的重要输水通道,其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灌溉效果。在本次春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组织群众对辖区内的主要灌溉渠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清淤整治。对于淤积较为严重的地段,优先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清淤,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段,则组织人工进行清淤,确保清淤工作不留死角。例如在黎雅镇兰花村,村民们自发来到农田边的沟渠,砍掉沟渠两边的杂树,清除沟渠两边、底部的杂草和淤泥,为供水疏通“关节”。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整治渠道38公里,渠道的过水断面明显增大,输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夯实了基础。

提灌站能将水从水源输送到位置较高的农田,确保二台地农作物得到充足的灌溉。我县针对部分提灌站年久失修的问题,对照台账精准摸排。对提灌站的水泵、电机、变压器等核心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组织技术人员及机手对不达标设备及时更新更换,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采用节能型水泵和电机,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整治提灌站89座,新增提水能力200万立方米。

梓潼县按照“示范片整村推进,带动辐射周边村社”的原则,通过本年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县预计整治塘堰420余口,蓄水池20口,渠道工程120公里,整治提灌站118座,其中光伏提灌站7座,工程建成后,全县近十万百姓将因此受益,全年预计新增和恢复灌面8.7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面3.12万亩,全县耕地灌溉率将达到66.15%。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