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深秋十月,绵阳水文中心的巡检人员提着设备箱,拎着开山刀,完成了对辖区内地下水监测站的系统“体检”。
地下水监测站,如同地下水的“听诊器”,通过监控水位、水温、水质的细微变化,诊断着地质单元内地下水资源的健康状况。“如果监测的设备不准了,那监控的地下水状态就没有代表性了。我们必须定期给设备体检,才能确保每一组数据真实可靠。”技术人员先劈砍清理掉因夏季雨水灌养疯长而遮挡站点的草丛,再解锁井筒盖板,探井深、测水位、量水温,逐一校准传感器;一边记录着校准参数,一边核检设备电量、检测信号传输。最后再将设备、井筒一一擦拭干净,除锈补漆。技术人员跨越数百公里,走遍辖区内的三十多口测井,用一周时间完成逐站维保,检修表上密密麻麻的勾画记录是他们细致规范工作的最好注解。
这不仅是技术维护,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地下水监测如同大地的“晴雨表”,其精准度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未来,绵阳水文中心将继续以“科学、准确、及时、高效”为准则,守护地下水的“生命数据”,让每一滴水的故事都被真实记录,不断强化监测站点的精细化管理,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