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近年来,宜宾市高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水库移民工作目标,以“服务移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主动打破传统管理壁垒,积极整合资源,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探索构建“内部联合、外部联动”的双轮驱动监管新机制,从根本上防止移民后扶项目质量安全监管“缺位”行为,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成为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暖心工程”,为实现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让移民群众切实共享发展红利。

水库移民后扶项目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安居乐业
一、内部先行,联合专业力量筑牢监管根基
针对水库移民后扶项目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质量安全监管不缺位、有力度,高县首先从水利部门内部发力,改变以往仅由移民后扶管理股(简称“移民后扶股”)单一监督的模式,将直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质监站”与熟悉移民实际情况与项目需求的“移民后扶股”进行职责整合与力量联合,建立移民后扶项目质量安全联合工作机制。同时,明确建设站参与其中,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撑,形成“移民后扶管理股统筹协调、质量监督管理站全程监管、水利建设服务中心护航”的内部协同闭环。这一内部联合,实现了“专业技术监督”与“移民管理服务”的优势互补,形成了水利系统内部职责清晰、反应迅速的核心监管单元,从源头上筑牢了项目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二、外部协同,联动多个部门织密监管网络
在夯实内部监管根基的基础上,高县认识到许多项目横跨交通、住建、农业等多个领域,必须依靠跨部门协作才能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监管。为此,高县积极推动由水利部门牵头,联合交通、住建、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建立协同监管工作机制。部门间左右联动,通过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形成“定部门、定职责、定流程”的工作合力,成功打破了部门壁垒,形成了信息互通、标准统一、齐抓共管的监管大格局,确保了项目在任何专业领域都能得到有效监督和指导。
三、闭环管理,双轮驱动显著提升惠民成效
依托“内部联合+外部联动”的双轮驱动,高县对移民后扶项目实施了贯穿全程的闭环管理。联合工作专班与各职能部门采取“定时巡检”与“四不两直”随机抽查相结合,全年开展各类检查数十次,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整改率达100%。同时,严格材料准入与实体质量检测,已完工项目检测合格率均达100%,确保了工程内在品质。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建改造产业道路46公里,移民群众往返乡镇时间平均缩短40分钟;铺设饮水管网17千米,保障3500余名移民群众饮水安全;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1处,带动周边移民小区群众就近就业,每年劳动创收25万元以上;同步建成健身文化广场2个,丰富移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直接惠及移民群众7600余人,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水库移民后扶产业绘就食用菌丰收助力移民增收
高县的实践表明,唯有通过内部联合凝聚专业核心,通过外部联动织密监管网络,才能有效防止质量安全监管缺位,真正把关乎群众福祉的好事办实、办好。这不仅是确保项目成果惠及于民的保障,更是实现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高县将继续完善这一管理新机制,为水库移民的幸福生活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