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近年来,广安市紧扣“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目标,坚持抓早抓细抓实,采取多项有力举措,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率,确保“十四五”水土保持目标圆满收官。
一是多方筹资,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通过“争取中省支持,统筹部门项目,协调地方财政,用好转化收益”等办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项目投入。以嘉陵江、渠江流域为重点,统筹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率。2021年以来,共实施中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9个,地方自筹资金治理项目2个,统筹部门生态治理项目8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7平方公里。
二是多管齐下,强化科技监管赋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协同推进生产建设项目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推进“遥感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执法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通过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添置无人机设备、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实现水土保持监管全覆盖、常态化。2021年以来,全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323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9973万元,约谈生产建设单位223家,纳入信用监管25家,立案查处18例,罚款218.98万元。
三是多点发力,推动水土保持创新。坚持“多层次、多项目、多区域”推进水土保持创新,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和水土保持工程新增耕地指标流转试点,主动协调发改、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建立工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高效推进。目前已储备创新项目4个,其中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完成1个、正在核算1个,新增耕地指标备案1个、正在实施1个。
四是多维联动,深化社会共治共享。扎实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将水土保持纳入党政机关会前学法内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和中小学校授课范围,采取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发放知识手册、网络媒体等方式,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宣传,普及水土保持知识,2021年来,设立大型广告牌8个、制作广告标语36幅,发放宣传手册和明白纸3万余份,有效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国策意识。探索“水土保持+农文旅”模式,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4个,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