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营山县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水利厅“三个服务”工作理念为指引,在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倾情关心和大力指导下,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工程升级为基础、科技节水为抓手、文化赋能为纽带,逐步构建起具有地域灌区特色的用水管理、水价形成、工程管护和投融资机制,改革试点成效初显,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
一是工程筑基,筑牢改革硬件支撑。近年来,灌区整合中省专项资金、国债资金及银行贷款等各类资金5000万元,精准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工程,为水权水价改革筑牢“硬件支撑”。通过实施中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环境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末级渠系整治等项目,灌区基础设施持续升级,同时应用水情监测、视频监控、闸门远程控制等信息化技术,为水权分配、水价核算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改革推进有了“硬底气”。
二是节水赋能,激活改革内生动力。以水权水价改革为杠杆,灌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推动用水方式向集约化转变,让“节水”与“增效”同频共振,顺利完成水权交易5宗,标志着区域内水资源从“无偿使用”向“有偿流转”的机制转变全面落地,真正实现了“有价可循”、“有价可收”,让水权水价改革从“政策要求”变为“群众需求”,激活了内生动力。
三是文化聚力,营造改革浓厚氛围。依托清水湖湿地公园和千里渠灌溉工程的双重优势,灌区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让水权水价改革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通过在主题展览、宣传片等形式中融入现代节水倡议,积极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切实增强群众保护水利工程、遵守水法律法规、节约水资源的高度自觉,让“节水护水”成为社会共识,为持续深化改革凝聚强大合力。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