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风雨砺剑护甜城——内江市2025年防汛救灾工作回眸

来源:i内江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8:09

2025年的内江,注定在防汛减灾工作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汛期降水总量达1095.8毫米,显著超出历史同期水平近三成;八次区域性暴雨轮番侵袭,“6·29”特大暴雨过程持续24小时,导致5.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745万元。

先进装备在基层受灾区域开展抽水工作

面对严峻考验,内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成功应对9次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和17次强降雨过程,全市连续13年实现防汛救灾零伤亡。

这背后,是内江市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理念,以“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决心,凝聚全市之力筑起的生命防线。

精密织网:筑牢风险防控“前哨站”

防汛之要,首在预判与防范。

早在汛期来临前,内江便打响了有准备的战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暗访督导,高频次部署工作;提前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等10余个指导性文件,组织修订涵盖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关键点位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其他各类方案预案共计2137个……一系列制度建设的“组合拳”密集打出,确保了应对有据。

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召开调度会

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时调整优化,部门职责清晰界定;全市364座水库、38座水电站、999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安全管理及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悉数落实到位,组织各类责任人培训402场次,覆盖1.3万余人次,确保责任链条上的每一环都拧紧“螺丝”。

隐患排查紧锣密鼓,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聚焦河段、工地营地、地灾隐患点、网红耍水地等重点点位,5个市级督导组持续发力,排查点位1645处,整改问题隐患269个,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科技赋能:打造全域感知“智慧眼”

当传统防汛遇上现代科技,内江的防汛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升级。

内江市聚焦内涝点、河流、水库等防汛核心点位,深度整合190个水利视频监控资源与“城市大脑”数据,构建起覆盖9个大类、103个小类、共计1057个视频监控的“防汛全域感知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对全市80个镇(街道)关键区域的动态监测。

这一“数字堤坝”在“321”创新值守机制下焕发强大效能。依托联合值守工作机制,内江市创新建立了“三员制度”——观察员紧盯视频监控即时发现问题,电话员迅速致电相关单位交办处置,信息员全程跟踪反馈处置结果。这一闭环管理流程,确保了汛期重要情况“发现—交办—处置”无缝衔接,极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与此同时,大数据中心站点接入、三大运营商技术保障、交通运输及文旅部门参与预警值守,为这套智慧系统提供了坚实支撑。万余个站点数据汇聚,2200余个调度规程和管理细则的完善,让防汛值班值守更加规范高效。

淬炼尖兵:锻造应急救援“硬拳头”

过硬的队伍是打赢防汛硬仗的核心支撑。内江市着力构建强大的应急力量体系,组建起“1+1+7+33”应急救援队伍587支、1.98万人;夯实“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1378支、2.2万人;并拥有专业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队伍9支、98人。同时,与周边6个市(区)的队伍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协同作战能力。

组织开展大型实战演练

实战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4月30日,一场“护航甜城·2025”防汛救灾暨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资中县震撼上演。这场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多部门协同承办的演练,堪称年度防汛“大考”。23支参演队伍、1200余人、2500余台(套)装备投入其中。

演练摩托艇转移群众

内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代云利表示,演练通过真实构设特大洪涝、山体滑坡、水上事故等多灾种叠加场景,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指挥、“科技+实战”融合演练的模式,实现了检验预案、锤炼队伍的目的,确保当灾害发生时救援队伍、救援装备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除了大型应急救援演练,内江市还组织开展各级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救灾暨应急救援等实战演练共计1317场次,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切实提高基层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未雨绸缪:防汛救灾能力显著提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内江市未雨绸缪,坚持多年,逐渐构建起了“1+5+N”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化体系,也就是以市级储备库为中心、县级储备库为骨干、灾害多发镇和边远村落储备点为补充的物资储备网络。

检查基层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截至目前,内江市共储备帐篷、棉被、折叠床、棉大衣、雨衣、雨鞋等31个品类、14.6万件主要生活类救灾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灾情,应急物资能够迅速调拨到位,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在防汛工作中,避险转移是守护生命的最后屏障。内江市始终贯彻“降低阈值、超前预警、提级响应、早撤快跑”理念,铁腕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

低洼地带被强降雨淹没

雨后紧急疏通出村道路

在应对9月历史同期罕见的强降雨时,内江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市与重庆荣昌区、资阳市安岳县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实时共享雨水情及上游“磨滩河”“黄桷滩”等水库泄洪信息。基于精准研判,内江提前启动转移程序,累计紧急避险转移受灾害威胁群众14005人。转移过程严格落实安全管控,做到“应转必转、应转早转”,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当洪水退去,甜城安澜,这份“零伤亡”的成绩单,不仅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平安,更锻造了内江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与能力。代云利表示,内江市将继续压实安全防线,强化科技赋能,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末端防线,在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