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乐山市井研县聚焦“三落实”水库体改显成效

来源:乐山市水务局时间:2023年08月23日 15:39

针对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井研县按照部、省提出的水库要构建多元化管护机制,不断提高水库管护能力和水平,实现水库管护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聚焦“三落实”扎实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聚焦“机构落实”,构建新型管护模式

一是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全县水库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明确18座中型和小(Ⅰ)型水库为国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县水务局管理为主,镇(街道)管理为辅;34座小(Ⅱ)型水库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属地镇(街道)管理。二是积极创新管护模式。井研县采取“集中管护+以大带小”的管理模式,由县水务局新成立井研县水利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全县52座水库业务指导,直接管理全县的中型水库和小(Ⅰ)型水库(水坝)。将全县34座小(Ⅱ)型水库划分为5个管理片区,即周坡片区、镇阳片区、马踏片区、竹园片区、研城街道片区。片区内挑选管理规范、水生态治理效果明显的中型、小(Ⅰ)型水库牵头,负责对片区内小(Ⅱ)型水库安全运行、灌溉组织、水库水质改善管护等方面进行业务管理。具体划分为:毛坝水库“带”8座小(Ⅱ)型水库;红岩水库“带”5座小(Ⅱ)型水库;长滩子水坝“带”10座小(Ⅱ)型水库;高家寺水库“带”7座小(Ⅱ)型水库;竹园水库“带”4座小(Ⅱ)型水库。三是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制定了《井研县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责任人主要职责手册》《井研县关于深化水利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井研县水库水质管理与保护工作方案》《井研县国管水利工程单位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全面构建“中心”、镇(街道)及国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村三级监管机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明确了水库管理目标、业务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国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灌溉组织、水旱灾害防御、水库水生态治理、配合“中心”落实“以大带小”管理小(Ⅱ)型水库运行管理、水质改善管护、信访维稳等内容。

二、聚焦“人员落实”,创建专业管护队伍

一是充实人员配置。县编办核定“中心”编制4名;18个国管水库(水坝)设置18个水库(水坝)管理所,落实85名编制;34座小(Ⅱ)型由属地镇(街道)直接管理,管理人员50名。二是加强人员管理。印发《关于调整国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管理方式的通知》(井委编办发〔2020〕10号),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管理队伍,统筹做好管理人员岗位设置、职级晋升、工作调配等,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落实水库管理员100%在线培训,加强人员技术指导,提升业务水平。

三、聚焦“经费落实”,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稳定的管护人员经费。18座中型、小(Ⅰ)型水库(水坝)人员经费纳入属地镇(街道)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按现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年度事业人员考核由县水务局和属地镇(街道)联合进行考核。二是建立稳定的工程管护经费。18座中型和小(Ⅰ)型水库运行管护经费按照9000元/人/年由县财政拨付。同时县财政预算70万元/年用于18座国管水利工程骨干渠道水毁修复、维修养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34座小(Ⅱ)型水库运行费每年由县财政按照每座6000元的标准拨付到相关镇(街道),同时按照《井研县小(Ⅱ)型水库管理与水质管护奖补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35万元作为小(Ⅱ)型水库运行管理与水质改善管护的奖补资金。

四、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水库管理规范化。通过此次“体制改革”,建立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巡管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明确以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责任人履职标准和职责清单。“中心”每年对全县52座水库至少开展4次专项检查,加强业务指导;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通过“以大代小”每月至少1次对片区内小(Ⅱ)型水库进行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乡镇,并督促整改完成。同时建立完善常态化开展水库安全鉴定、白蚁整治等工作机制,每座水库按“六个一”(一处管理房、一套警示标志、一套公示牌、一套动态预警监管系统、一套档案资料、一套制度)达到落实,水库管理走上正轨。二是水库水质明显改善。通过采取“集中管护”、“以大代小”、实行奖补办法等方式,加强对小(Ⅱ)型水库监督、指导,全县水库水质由原来的大多数为Ⅴ类、劣Ⅴ类水质,改善为Ⅲ类水质占比23%、Ⅳ类水质占比57.7%、Ⅴ类水质占比19.3%,彻底消除劣Ⅴ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库区“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的目标。三是促进全县水利事业良性发展。全面建立了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有机构”,改革后从县水务局到水库管理单位均落实专管机构进行管理;“有资金”,国管水利工程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人员经费约580万元,极大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县财政也有预算保障;“有人员”,县水务局牵头统筹国管水利工程单位编制内人员岗位设置、职级晋升、工作调配,提高了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增强管理力量,保障工程良性运行。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大佛水库水面资源变资本的做法,统筹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水利事业良性发展。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