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实”字上下深功,“干”字上动真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县水务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问需于民、服务为民、实事利民,聚焦主责主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实问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调查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一、真重视早谋划,工作务实、群众暖心。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水务党员干部坚持以学促思、以学促行,用热血淬炼信仰,用行动抒写担当,在“重实践”上下足功夫。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成立县水务局“为民办实事”工作专班,制定“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单,由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分管领导牵头,各中心(股室)具体负责,立足仪陇县水利现状实际,将学党性、悟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到重实践、建新功上;二是深度研读、活学活用。紧盯国省水利建设投向和重点,深研政策背景和深意,特别是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万亿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全力克服上级水利投资重点向引大济岷、长征渠等大型项目倾斜的客观因素,做好政策早知晓、工作早对接;三是抢抓先机、超前谋划。立足水利现状实际和群众需求,在政策不可预期等多重因素制约情况下,快速推进项目设计、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科学绘制水利总体工作“全景图”,为仪陇县今冬明春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项目实施筑牢坚实基础。
(绿水环绕仪陇笋店村)
二、真调研解难题,过程扎实,群众安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以这样的方式理解和诠释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一是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听民意。局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多次率队深入联系乡镇、项目建设一线,全方位了解掌握农村水利设施基本现状,查看在建水利工程进度,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一线解决;二是分类施策,聚焦诉求解难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吃好水”“用便捷水”问题,分片区、分乡镇、分年度编制并实施“十四五”小微水利设施规划表、新农水规划图,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三是严明程序,多措并举强保障。采用县属国企“集中化”建设新模式,构建水务监管“1161”责任体系(即:将全县分为5大片区,由1名党组成员牵头、1名技术骨干负总责、6名技术员蹲点指导、1名质量安全员全程监管),进一步明确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程序,有效解决建设标准不一、建设进度滞后等问题,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仪陇县文星镇新农水规划图)
(产业园区山坪塘整治)
三、真践行显担当,效果真实,群众舒心。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坚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围绕群众所盼、产业所需,全面保障极端天气下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一是聚焦生产所需,发挥行业优势助农增收。在大灌区、大水源谋划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农业产业发展到哪里,水利渠系就延伸到哪里”的思路,在群众急需急盼的旱山村、高山村等缺水地区及双胜、赛金、马鞍等农业产业园区,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等410座,渠系33.2公里,配套管网74.46公里,有效解决从水源到田间“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聚焦生活所盼,借势试点建设强基提质。持续深化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按照“制水能保障、输水能到达、群众愿参与、企业可承受”的工作思路,马柳二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延伸供水管网108公里,大力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新建(维修)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加压泵站123处,新建分散供水45处,有效改善27个乡镇78个高山村的饮水条件。三是聚焦生态养水,善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充分吸取河湖管理先进经验,全面推广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牵头制定《流江河流域(仪陇段)水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实施方案》,明晰治理举措、规划重点项目,台账式、清单式管理获县委主要领导首肯,受到全县目标绩效通报表扬。嘉陵江等重要河流断面水质连续9个月达标,仪陇县河长制工作目标考核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片区集中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