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2020年,内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内江力量。省河长办2020年度全省河湖长制考核通报中,内江市在市总河长、沱江(内江段)市级河长、球溪河(内江段)市级河长、市河长办4项考核成绩全部取得优秀等次。
高位推动显成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持续用力推动沱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2020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调研河(湖)长制工作18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总河长会议等研究安排河(湖)长制工作10次,带动市县乡三级河长巡河2.92万次,累计解决问题1950个。沱江老母滩(脚仙村)、球溪河球溪河口、威远河廖家堰3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均为Ⅲ类,达标率100%,在用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64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问题整改见行动。一是狠抓河湖“清四乱”。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成果运用,率先完成水利部卫星遥感事件复核工作。2020年底,163个四乱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二是狠抓小水电清理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分管负责同志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专题会等强力推进。全市59座水电站中,38座整改类水电站全部整改到位,21座退出类已完成整改和验收复核。三是狠抓禁捕退捕。组建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纳入市政府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和河湖长制考核,实施365工作思路,严格按规定补偿、补贴到位。
系统推进优路径。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等20余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修编)。筹集资金85.38亿元,大力实施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内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两个PPP项目,152个子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区域协同。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毗邻兄弟市共管共建共治,统筹推进沱江岸线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沱江生态廊道。三是坚持问题、目标、结果“三向同行”。统筹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多方发力,由点到线及面,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专项治理补短板。一是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39公里,建成、提标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6万m³/d,建城区11条黑臭水体已不黑不臭。二是劣V类水质水库治理成效明显。全面解除364座水库承包养鱼协议,关停(搬迁)库区畜禽养殖场41处,整改劣V类水质水库108座,央督回头看64个问题已整改完成。三是城乡水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5连减和8连降。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市82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