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近年来,玉龙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种好河长制“责任田”,护好辖区“母亲河”,持续构建碧水润村、生态宜居的美丽新村,助力乡村农旅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玉龙镇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全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完善责任体系,分好“责任田”。为厘清“责任田”,玉龙镇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为核心的河长制责任体系,通过主要领导任镇总河长、驻村组长及各村(社区)书记对辖区内2条县级河流、4条镇级河流、7个水库进行分区分段负责,调配充实一线巡护力量,细化镇、村两级河长及专职巡护员工作职责,制定年度流域管护治理工作清单,明确阶段巡河、管河、治河任务,层层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实现河(段)长和巡护员人人都有“责任田”、个个肩上有指标。
二、健全创新机制,种好“责任田”。建立巡查督导机制,镇党委书记、镇长从抓实巡河问河制度入手,带头履行乡镇河长职责,督导带动河(段)长和巡护员管好“责任田”;推行工作提示机制,镇河长办利用河长巡河“APP”软件实时查看巡河数据,及时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等方式对巡河次数不达标、上传数据不规范的河长发送“温馨提示”,督促巡河人员实巡实查、发现问题;用好月工作例会机制,坚持每月召开1次河长制工作推进会,镇、村河(段)长汇报当月河长制工作,镇领导点评工作落实情况并部署下月相关工作;建立通报约谈机制,对履职不到位、工作滞后的河(段)长通报激励,镇主要领导视情约谈,督促其履职尽责;强化督查考核机制,镇河长办定期和随机对各村清河护岸、河道保洁、河湖“四乱”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适时对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将督查情况与年度绩效考核紧密挂钩,推动河长制工作末端落实见效。
三、广泛发动群众,护好“责任田”。持续开展河长制进村社、进学校、进单位等“七进”活动,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标语、坝坝会、微信群、“印象玉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河长制工作,不断强化群众文明生活习惯和爱河护水的环保意识。规范设立河流及水库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管护目标和监督电话,推行有奖举报,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护河热情。深化“党建+河长制”,结合党团活动,定期组织辖区镇村河长、党团员、护河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清河护岸专项行动,广大党团骨干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带动更多志愿者参与保护“母亲河”系列行动,凝聚起群管群护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