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攀枝花市突出流域系统治理保护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居全省第一

来源:攀枝花市水利局时间:2021年02月03日 17:29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攀枝花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目标,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六大任务,突出流域系统治理保护,狠抓工作落实,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提高。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累计通报2020年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10次,攀枝花市金沙江、雅砻江4个国控断面水质连续10次稳居全省第一,全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全国第十三、全省第一,较2019年分别提升10位、1位。

突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28.2%23%。落实流域水量分配要求,强化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管,在全省率先完成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强化取水工程管理,完成全市521个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推进274个问题整改。

突出水域岸线管理。强化河道岸线管控,落实资金2188.5万元,完成全市52条重要河流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改变了长期以来河湖管理范围边界线不清的状况,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问题排查整改,完成水利部447个遥感疑似四乱问题复核和挂牌督办的30个问题整改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界桩试点工程建设,建成投运5处智慧界桩,提升河湖管理水平。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初步完成市级5条河流岸线利用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突出水污染防治。加强全市工业集聚区污水管控,完成攀枝花创新开发产业园区等5个工业园区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92亿元,有序实施29个污水处理厂和532.6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完成投资6.55亿元,21个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20个。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推进码头船舶污染整治,分类制定全市25个港口码头、179艘各类船舶污染物整治措施。

突出水环境治理。开展全流域治理,投入资金近900万元,积极开展观音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削减总磷、氨氮、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约600万,对全市27个建制村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河湖管理保护示范县建设,投入资金约4亿元,以项目建设促河流治理保护,建设安宁河生态河堤24公里,打造滨河景观长廊、沿河健身绿道10公里,提升城市水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突出水生态修复。组织编制《攀枝花市安宁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攀枝花市重要生态系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完成米易县安宁河流域、西区宝鼎-河门口(清香坪)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2个省级试点项目,累计投资16.94亿元。完成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修复治理2100亩。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揉入2338万元,实施水土保持项目5个,2020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较20年前减少33.5%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