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一条渠托起旱区“水利梦”

来源:大英县水利局时间:2019年09月11日 10:24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七期工程大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1970 年,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2019年初秋的大英,天高云淡,果香四溢。我们一行在大英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到了通仙乡洋溪村的一处水渠旁。

    “就是这条水渠解决了我们20年来的生产生活用水,灌区贫困村的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为缺水而愁”。通仙乡街村村村支书在过水渡槽边指着水渠动情地对我们说。

    这条水渠就是川中闻名的“红旗渠”——四川省都江堰灌区人民渠七期工程。

    川中大英,沟壑纵横,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属降水径流低值区,干旱严重,出旱频繁。据有关资料统计,灌区旱象历时一般为30-40天,最长达70天,发生旱象的年份高达88%,其中春旱占20%,春夏连旱占46%。特大干旱年景,塘堰干枯,溪河断流,导致禾苗枯死无数,减产严重。
    在大英县,不少老百姓都知道:郪江左岸那边十年九旱,干得恼火。

    为圆旱区人民群众“水利梦”,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局及遂宁市委、市政府,大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聚焦民生,与旱区人民同呼吸,共努力,为彻底改变旱区缺水面貌展开了艰苦卓越的工作。

都江堰长藤结瓜,岷江之水润泽民心

    公元前256年,李冰上任蜀郡太守后以他质朴的政绩观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岷江进行治理,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都江堰汩汩清泉,沃野千里,成就了天府之国。

    1976年春,四川省人民政府把都江堰灌区第七期工程作为都江堰人民渠末端大型引蓄相结合的灌溉设施,并将大英境域江左岸玉峰、通仙、蓬莱、隆盛四个镇乡、耕地5.8万亩纳入灌区

    197712月,一场与大自然大搏斗的治水战役打响了。在人民渠的建设中大英儿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80年干渠首段工程全面完工,试水畅通无阻,大英人实现了岷江雪山水,润泽大英旱区良田的梦想。

    1991-2014年都江堰向大英灌区输水达3600万方,为解决灌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助推灌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升级扩效惠民生,负重旧渠换新颜

    星转斗移,苍海桑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江堰灌区高永支渠供水骨干渠道升级扩效势在必行。

    都江堰灌区高永支渠供水骨干渠道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久失修,运行困难。截至2013年,现有灌区仅实现灌面2.0万余亩,不到总体规划灌面的25%,严峻的现实已成为制约灌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改善灌区条件,早日实现灌区总体规划,大英县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扩改建渠道约65公里,工程总造价1.5亿元,总控灌面积10万余亩干渠道扩改建规划方案。

    201412月18日, 高永支渠施工现场,锣鼓喧天。项目开工建设。在大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相关部门和乡镇通力合作, 及时解决施工中青苗赔偿等相关问题,建设、监理、质监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起早贪黑, 晴天一身尘, 雨天一身泥, 不辞辛苦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抢时间,抓进度, 强质量,保安全, 强力推进工程建设进程。   

    高永支渠改扩建工程的竣工为灌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高永支渠工程实施后,改善灌面1.93万亩,恢复灌面0.44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377.83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06.51万元。

高山流水奏新曲,山谷里峭烟再起

    随着大英经济社会的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开展,高永支渠竣工后,大英县趁热打铁地着手开展星光支渠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都江堰大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星光支渠及分支渠灌区属于大英县郪江北岸人民渠七期工程鲁班水库尾灌区,支渠规划灌区主要控灌大英县通仙乡、隆盛镇、回马镇3个乡镇28个村,设计控灌面积4.96万亩,渠首设计流量3.5m3/s

    201825日。星光支渠施工现场炮声响起,硝烟弥漫山谷,现场群众欢呼雀跃,泪满盈眶,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星光支渠项目作为遂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项目、遂宁市重点项目,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总工会主席周霖临同志具体联系;大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推进领导小组以及工程建设指挥部,强力领导推动项目建设。

    项目开工后,项目区群众舍小我,顾大局,在青苗赔偿,占地搬迁等方面全力支持;县水利局派出13名工程技术人员吃在工地,驻在工地,坚守施工第一线。继引工程管理所所长赵庆贵从开工之日起没日没夜扎在工地,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没有节假日,没有休假,7岁的儿子多次问他妻子:爸爸为什么不回家陪他。赵庆责用自己的行动诠解丁水利人的务实奉献精神。,各参建单位协作有力,攻坚克难,抢时间、重安全、强质量,为旱区群众苦战。

    20197月,星光支渠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明渠开挖衬砌17.82km,完成暗渠1.77km,完成隧洞9.24km,完成倒虹管4.86km,完成渡槽0.65km,节制泄洪闸、分水闸等共计10座,以及其他渠系小型建筑物,累计完成投资约为1.99亿元

    星光支渠及分支渠工程建成后,极大程度缓解郪江北岸地区用水矛盾,主要,有效解决郪江北岸回马镇、隆盛镇、通仙乡3个乡镇28个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新增灌面4.24万亩,恢复灌面0.72万亩,新增人畜供水87.4m³,使大英县的郪江左岸小型水利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有力地促进大英县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性动力。有效改善沿途的水土利用条件,缓解生态的恶化,改善生态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