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专题报道 > 树牢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担当、严实工作作风 > 悟内涵·践要求

十八字铭心践使命 精准式帮扶显担当

来源:时间:2025年10月09日 10:50

省河湖中心堤闸处 沙玖州

20246月,我被单位选派至甘孜州水利技术综合帮扶专班,对我来说,这是难得的学习与成长机会。在帮扶的日子里,我用脚步丈量土地,以真心换取信任。截至目前,帮扶足迹遍历甘孜州15个县市及海管委,累计行程逾12500公里,累计天数200余天,实现了从“外来人”到“自家者”的角色转变,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是我们服务当地的初心使命和职责所在

水利厅是政治机关,作为选派的帮扶干部更要讲政治、顾大局。作为副队长和河湖二组组长,我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教育引导队员深刻认识水利技术帮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维护涉藏州县稳定发展中的重大政治意义。我们坚持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着力推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帮扶成果,力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三个服务”工作理念、深入践行“四个并施”工作路径,围绕甘孜州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主责主业,克服高原艰苦条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定的信念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紧扣重点任务,聚焦短板弱项是我们服务当地的工作导向和行动指南

我和组员们立足自身专业特长,精准聚焦河湖“清四乱”、取水许可、水电站生态流量日常监管、堤防水闸运行管理、信访、节水宣传“五进”等工作,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座谈、交流、授课20次,以“远程协助+现场解答”的方式,先后解决技术问题29个、行政问题10个,对接协调水利部、长江委5次,完成了“送法上门+支招服务+问题整改”的过程闭环。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强化专业知识储备。我们将学法工作纳入帮扶总体布局,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四川省水资源条例》《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释义,不断提升队员综合素质、优化队员知识结构、拓宽队员眼界思维,破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同时更好发挥帮扶专班引导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事,帮助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的作用。

以典型案例问题为抓手,提升技术帮扶质效。我们以具体需求为突破口,一是征集典型问题,我们积极联系各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方需求收集了一批典型问题,通过队员自身工作及原单位业务支撑团队联系,从水利厅案例库中精准匹配解决路径和方法。二是严把核实关口,指导帮助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问题核查、证据收集、文书制作等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零瑕疵,做到事实清楚明白、法律适用正确、办件程序规范。通过“政策+技术”两条线,解决了一批在当地出现的典型问题,并针对典型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指导,为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意见,同时兼顾“三个效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传授方式方法要点。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当前全省水利中心工作以及基层最关切的工作难题为切入点,以各自工作板块及在校专业知识经验为支撑,通过基层能接受、易理解、好记住的地气话语,传授问题解决经验方法,专业知识涵盖行政管理学、法律学、水文水资源学、测绘学、地图学、水产养殖学、动物生态学等大类,协助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讲解河湖划界、取水许可、生态流量保障等方面的关注要点、工作方式,就地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解决“小问题”,写好帮扶工作这篇“大文章”。我们还总结经验教训,制作简单易懂教程,在下一步的帮扶工作中进行推广。

正视困难挑战,坚守理想信念是我们服务当地的精神底色和信心决心

虽然目前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帮扶工作和甘孜州水利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比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基层水利部门和参建单位高素质技术人才(工程设计、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水资源、水保专业等)匮乏,自主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力不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资金投入保障压力大:农村饮水改造、水毁修复、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老旧工程维护等项目普遍面临资金缺口,制约工程标准、进度和质量。质量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部分参建单位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重进度、轻质量”现象存在,现场管理粗放,违规作业时有发生;监理履职不到位;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协调沟通存在困难: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人员轮岗快等因素,增加了信息对称和高效沟通的难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甘孜州“十五五”水利发展需求,我们提出:

持续强化政治引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关于水利工作和大政方针的最新精神,确保帮扶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治蜀兴川大局,特别是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涉藏州县稳定发展。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深化“人才结对”与培训:建立省、州、县三级人才结对机制,加大选派甘孜州技术人员赴外学习力度。常态化开展精准化、系统化专题培训,覆盖关键领域。探索退休专家返聘支持。优化“线上+线下”模式。完善常态化线上技术支撑平台(咨询、会商、培训),提升线下帮扶精准度和覆盖面。

多措并举破解资金瓶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重点争取中央涉藏、水利发展、维修养护、乡村振兴衔接等专项资金。探索多元投入。研究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鼓励受益群众参与小型设施维护(一事一议)。强化绩效管理,建立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使用效益。

夯实质量安全根基。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严格监理、施工单位履职考核和问责。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推广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细则,创建示范项目。健全监督体系,充实州、县级监督力量,配齐装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清单化、挂牌督办)。

战鼓催征急,奋楫正当时!百日攻坚冲刺号角已经吹响,展望未来,帮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践行水利厅“树牢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担当、严实工作作风”核心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深化帮扶内涵,创新帮扶方式,巩固帮扶成果,为谱写新时代治水兴藏、治蜀兴川的甘孜水利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