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6月2日,四川省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在南充市正式挂牌,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华,南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权共同为四川省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揭牌。原四川省南充升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正式更名四川省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灌区管理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
王华在挂牌仪式上表示,升钟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我省省直大型灌区一体化管理体制调整圆满收官,希望升钟中心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践行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工作思路,创新厅市共建模式,谋深做实灌区“六化”建设,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创新“两手发力”投融资模式,引领升钟灌区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升钟水利工程包括升钟水库及其灌区工程,地处川东北深丘腹地,工程一期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竣工于90年代末;二期始于2014年8月,完工于2022年12月;跨度50余年。工程灌溉面积覆盖3市9县(市、区)的204.74万亩耕地,是川东北重要水源工程。
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大型灌区一体化启动以来,灌区管理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变化”实质转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增强、调度精准性、有效性、及时性明显提高,实现了灌区上下游、左右岸、尾水灌区均衡受益。以都江堰灌区为例,东风渠管理处、外江管理处等8个灌区水管单位一体化管理后,2022年,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黑龙滩灌区、通济堰灌区较往年多供水2500万立方米,尾水灌区提前7至10天实现“关秧门”;有力应对特大伏旱,累计抗旱供水3.63亿立方米,首次向仁寿县抗旱补水近3000万立方米,助力夏粮实现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