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综合资讯

东风渠试点以支渠以下为灌片的“网格化+订单式”服务 岷江村告别“用水愁”

来源:都发中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18:16

7161306分,在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随着天师堰支渠闸门缓缓打开,汩汩清流顺着渠道奔涌而出,浸润着连片的花木与水稻田标志着长期困扰该村的用水难题取得阶段性突破

岷江村位于都江堰东风渠灌区,东临江安河,上靠江安一支渠,长期以来依靠江安河丰收堰、天师堰、师家堰等支渠取水,但受地理位置限制与内部沟渠淤堵影响,5100余亩田地却长期“喊渴”,“用水难”成为村民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民生“痛点”。

今年6月,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将开展优化灌区服务试点作为落实“三个服务”的重要抓手,创新“网格化+订单式服务模式,着力打通用水“最后一公里”岷江村作为首个试点,被列为攻坚重点。

这个创新模式的核心,就是我们省级水管单位主动服务方式过去只服务到支渠及以上优化升级延伸支渠以下加强与市县水务部门、村社的联动,采取‘划小网格、责任到人’的方式,深度参与配套渠系用水的协同治理,提升供水服务‘精细化’水平。”东风渠管理处供水管理科科长周伍光介绍

为此,东风渠管理处温江水利管理站联合温江区水务局、寿安镇政府、岷江村及东岳社区,组建由11名干部职工组成的天师堰灌片水利服务协调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勘察及会商研判7次,制定了《江安河温江区寿安镇东岳社区、岷江村片区供水服务保障方案》,建立“一支渠一台账”服务清单全面掌握支渠灌片种植结构、用水时段和工程状况等信息健全渠道巡查每日通报、用水需求实时响应机制构建起多方联动的供水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按需供水、精准输水”。

与此同时,为解决天师堰渠道淤堵导致“有水流不出”的问题,715日,多部门联合召开现场办公会,就涵管渠道清障、长效机制建立等多个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会议一结束,温江区水务局与寿安镇政府立即行动紧急调集机械与人力,对天师堰涵管及进出口段渠道进行全面清淤疏通作业。经过两天昼夜奋战,累计清理渠道5500余米,彻底打通了输水“梗阻”。

“以前单是跨部门协调施工就得等好多天,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后,这次清淤从开会到开工不超过3小时,效率大幅提升东风渠管理处温江水利管理站站长毛旗介绍如今通过直接与村社时对接,1小时内就能完成从需求上报到水量调度的全流程

“解决当下问题只是第一步,更要从根本上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适时推进天师堰涵管改造工程,为岷江村发展筑牢“水支撑”,让村民再无“用水愁”。

“等水来”到“按需供”,岷江村的变化,是东风渠灌区由传统供水服务向现代供水服务转型的生动缩影。这场由“试点”推动的“破局”,既靠应急处置的“快动作”,更凭机制创新“深功夫”——“网格化”织密服务网络、“订单式”精准对接需求民生“痛点”便能转变为发展“支点”。

据了解,接下来东风渠管理处还将持续推进“网格化+订单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优化在总结岷江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差异化制定其他试点方案适时尾水、丘陵等用水困难片区推广让更多农田喝上高效水”。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