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中江继光实验学校以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名字命名,是一所九年一贯学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凯江河畔,占地100亩,环境清雅,设施一流,充满书香气息和人文氛围。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名,教职工270余名。
学校以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为引领,大力营造节约用水的宣传氛围,进一步呼吁全体师生员工不断提高自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已在校园蔚然成风,节约用水成效显著。
二、节水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学校成立了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为规范校园用水,学校先后出台了《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用水计量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统计制度》《用水设备检查与维修制度》等规章制度和要求。
(二)大力宣传,活动体验
1.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开展节水主题宣讲,使广大师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观念,调动师生参与节水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2.多形式设立节约用水宣传栏,让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形成人人参与节水的新风尚。
(1)利用教师大会、学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宣传栏、LED、张贴标识等平台,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2)向全体师生员工发起《校园节约用水倡议》,使节水宣传工作“进班级、进家庭、进社区”,积极推进节水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3)依托“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水主题活动,创造良好的节水氛围和环境,收效显著。
①开展“节约用水”主题班队会活动。
②开展“节约用水”主题征文比赛。
③开展“节约用水”主题小报创作活动。
丰富创建节水型校园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节水观念,逐步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立足课堂,重在教育
以中江县节水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节约用水相关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管理,功在平时
1.制定用水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提高计划用水率,确保无计划外用水。
2.完善节约用水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建立节水责任制。
3.做好雨水的收集与使用。
(1)充分发挥雨水收集池的收集、灌溉作用。学校水电工负责雨水收集池的巡查工作,确保雨水收集池能正常收集雨水、空调冷凝水,保持池内一定的水量。每当绿化浇灌时,校园绿化工、水电工开启连接雨水收集池的喷灌系统,那喷开的一朵朵水花,既为校园的花花草草带来了甘露,也给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充分发挥校园小河、沧浪池的调节作用。下雨时节,雨水汇集到小河里、池子里。绿化浇灌时,花工从小河中盛水,是小河两侧的花草得到充分的滋润。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也使小河、池子里的水得到了更换。
4.规范食堂用水
食堂是学校用水较多的一个地方。为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除必要的清洗用水外,地面卫生打扫均用清洗蔬菜后的水进行冲洗,做到水的二次利用,减少一次性用水。
5.管好用好节水设备设施。
学校坚持节水日巡查制度,对校园的节水设施派专人实行定时、定点巡查,将用水量较大的地方作为重点巡查对象,彻底检查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
6.及时统计分析用水情况,监控各区域用水情况变化,及时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节水成效
2022年,学校总用水57882立方米,用水人数3508人,人均用水量24.8立方米/人·年;2023年,学校总用水44326立方米,用水人数2995人,人均用水量22.5立方米/人·年。
通过节水型学校建设,2023年用水总量相对2022年用水总量下降13556立方米,节水率约为23%;人均用水量22.5立方米/人·年满足《四川省用水定额》通用值26立方米/人·年的标准。
节水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将节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是学校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学校将进一步从严控制校园用水,努力使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