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以贯彻落实《节约用水条例》为引领,将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系列活动升级为全域联动的城市级生态行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四维体系,形成“1+2+N”节水宣传模式(1场市级嘉年华、2大主题行动、N个区县特色活动),覆盖23个区(市)县,全市累计开展活动近百场、发放宣传物料近5万份、覆盖宣传人数近百万,媒体报道新闻10余条,其中中央级平台报道新闻3条,实现节水宣传“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媒传播”的示范效应。
三、倡导文化驱动型节水宣传,主题活动彰显特色
市级主会场创新开展节水主题嘉年华,构建城市水文化“IP”体系。5月10日至13日,“嗨水”节水主题嘉年华在交子大道东方希望中心广场开启,活动通过“关于水的诗”展览、互动游戏、快闪演出等多种形式,将节水理念、节水文明融入到活动中,结合双子塔“节水亮地标”公益视频的播放,上千名市民参与现场互动打卡,活动曝光量超百万。
各区(市)县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活动近百场,通过节水知识竞赛、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典型案例宣传等形式,积极探索“节水+文化”“节水+艺术”“节水+产品”等创新活动,吸引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构建城市级节水文化认同。
二、倡导科技引领型节水宣传,科普宣教硬核出击
成都市积极探索多元化科普教育形式,通过开展创新赛事、主题研学等活动,推动节水理念深入人心,为节水事业发展注入活力。5月15日,以“节水少年派 创享锦官城”为主题的第二届成都市中小学生节水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在蓉中小学生个人或团体,设置“发明创新”“实践调查”“公益广告”三大类别。大赛从5月持续至10月,期间将走进不少于10所学校,整合开展主题宣传、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活动,利用导师课题制探索打通“产学研”链条,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良好生态,建立起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机制。
与此同时,全市开展节水科普主题课近30场,主题研学活动5场,覆盖学生上万人。5月18日,100余名学生参与了成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的“水润童心 节水童行”主题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节水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亲身感受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获取节水硬核知识。
三、倡导社会治理型节水宣传,志愿服务凝聚共识
成都市以“蓉城小水滴”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建立了一只1000余人的节水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市级总队-区县支队-社区小队”的三级节水志愿服务体系,培养了核心科普讲解员志愿者32人,志愿服务讲师20人,先后打造了3所节水护水特色校园及1张节水护水研学地图。
本次全国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全市党员志愿者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结对蓉城小水滴小小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水护水知识普及和志愿讲解服务活动。5月17日,首批活水公园小讲解员志愿者正式上岗,以“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的模式为成龙路街道香樟社区的25名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节水实践科普课,以实际行动带动志愿者孵化。
各区(市)县水务局联合区级各部门、镇(街道)志愿者,通过开展节水主题培训、节水知识宣讲、张贴海报标牌、发放节水手册等方式,进一步践行节水志愿服务理念,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成都市将以节水宣传为先导,持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条例》,秉持“入微、入细、入心”理念,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精心策划节水宣传活动,全力推动城市节水工作,为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贡献成都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