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 刘 军
节水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沱江下游重要生态节点,年均降水量偏低,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15%、21%。近年来,富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国省市节水行动部署,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一、以系统思维践行节水方针,扛牢水资源安全责任
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统筹推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一是突出规划引导。紧盯沱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准入,推动新型化工、机械制造、消费品工业“一主两辅”主导产业绿色转型,带动形成全社会节约集约用水氛围。二是加强重点治理。始终坚持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系统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沱江、釜溪河流域水质达标攻坚行动,实施镇溪河、铁钱溪等小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全县河道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自然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水体自净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沱江李家湾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考核机制,将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明确节水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事项,实行定期督查与绩效挂钩,形成党政引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节水治理新格局,推动节水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二、以精准施策破解用水堵点,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紧盯农业、工业、生活全域节水,全面推进全社会节水,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创建成果。一是拧紧农业“节水阀”。坚持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力推广滴灌、喷灌、地膜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深入推进农田节水示范区建设,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25,节水灌区面积达3.28万亩。二是攻克工业“节水关”。立足“以水调结构、以水促生产”,聚焦化工、化纤、纺织等重点高耗水行业,实施典型企业节水改造行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成功创建节水型企业17家,其中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评定为省级节水型企业。三是谱写全民“节水曲”。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新建万吨水厂3座,新(改)建供水管网115公里,县城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城镇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普及率100%,创建节水型单位、学校、医院、小区共38个。
三、以创新举措释放节水活力,构建长效治理格局
系统推进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机制创新与智慧监管,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是再生水利用破冰。建立非常规水利用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构建以再生水利用为核心的多源互补利用格局。投资2.74亿元建成含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中水厂和一座污水提升泵站的“水资源利用中心”,构建以沱江1个补水口和北湖公园3个补水口为主,沿线多个取水井为辅的“1+3+N”供水网络,再生水日处理规模能力3万m3,为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领域补水提供支撑,实现以水换水、绿色发展。2024年,全县再生水年利用量344万m³,再生水利用率16.8%。二是合同式节水管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节约用水引导,在6所学校、4家医院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诊断—改造—运营”一体化服务,通过更换节水器具、搭建智慧监控平台等定制化措施,实现年节水率20%以上,形成“政府省心、企业减负、社会受益”的多赢局面,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智慧化节水赋能。建成覆盖全县的水资源监测平台,全面管理取水项目、取水许可、取水计划,并对45户重点用水主体实施实时监控。搭建水务集团节能降耗平台,实时监测各区域管网流量,快速定位漏损点,防止水资源浪费;同时实时检测管网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四、以共治共享凝聚节水合力,绘就人水和谐画卷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为主线,构建全社会节水综合治理体系,为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织密全域节水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创新推行“水利+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6个,实现灌区管护责任全覆盖,形成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节水管理体系。二是打造智慧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智慧水务”,整合用水实时计量、线上水费收缴、区域水权交易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用水管理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强化节水宣传引导。多维发力构筑节水宣传网络,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环境保护日等重要节点,开展节水宣传“五进”活动200余场,实施“小手拉大手”校园节水行动,累计培训师生5万人次,全面提升公众节水知晓率,推动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水资源保护利用、节水型社会建设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富顺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节水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市委工作要求,统筹水资源保护,做好节水文章,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持续建设“两县两区一城”、加快打造市域副中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