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坚定以“三个一”为抓手 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来源:达州市水务局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5:0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近年来,渠县坚定贯彻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盯城乡饮水安全,坚持以三个一(一体化、一张网、一个标准)加快完善供水设施、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提升用水安全水平,目前已形成骨干引领、中小补充、分散兜底的多层次供水工程体系,柏林水厂获评国家级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乡村水务示范县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千家万户”的“放心水”得到有力保障


一、一体化破局,变多头运营整体统筹

聚焦城乡供水分散管理、效益不均等痛点,通过体制整合+主体统管+资产盘活,加快构建全域统筹的管理运营体系。强力整合管理体制。20227月,县委县政府将指导城市供水有关职能职责由住建部门划归水务部门,实现由水务部门统一负责的城乡供水一元管理。同时。按照建大、并中、减小思路,组建渠县博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形成全县统一运营体,并通过收购或管网延伸覆盖14个乡镇私营水厂,实现农村供水规划、建设、运营、管护的一体化统筹,有效破解了运营主体不同、规模差异、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难题。唤醒闲置水利资产。出台《水库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等文件,通过资产确权+融资赋能,依托水库94座】、水厂12座】等优质水利资产,确权21亿元融资12.27亿元,实现存量资源的有效激活,形成资产-收益-再投资的资金良性循环,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支撑。


二、一张网覆盖,变分散兜底全域提升

充分立足地形、人口及水源分布等实际,以大水源【渠江】、大水厂【北区水厂6万吨级、南区水厂5万吨级】、大管网为核心,构建分区布局+骨干引领+智慧监管一张网体系。科学规划四梁八柱坚持全域统筹、分区覆盖原则,将全县划分为北、南、东3个规模化供水片区,构建“3+3+N”供水格局3大供水片区:渠江以西、流江河以北为北区;渠江以西、流江河以南为南区;渠江以东为东区。3大骨干水厂:以北区水厂、南区水厂、东区水厂为核心,覆盖37个乡镇,保障125.83群众用水。N个兜底点位:针对偏远高海拔地区,保留少量中小微供水工程及分散机井,确保供水无死角】,目前,全县共建设供水工程28582处,其中万人供水工程17处、千人供水工程2处、百人供水工程196处、分散供水工程28367处。织密城乡供水脉络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7亿余元,新建、扩建供水管网2100公里,管网延伸覆盖14个乡镇私营水厂,推动单元分散供水全域管网供水转变,目前已实现骨干水厂与乡镇、村落管网互联互通,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到户70.01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3%,新增供水用户20160科技赋能管控精准充分发挥国有供水企业引领作用,建立县级城乡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供水数据在线统计、设施运行在线监控、日常管理在线调度、便民服务在线响应,通过四个在线统一监管,切实提升供水调度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有效缓解节假日水荒问题,供水领域信访同比下降80%


三、一个标准兜底,变城市优先城乡共享

紧紧围绕城乡供水无差别目标,从水源、水质、服务、监管等全流程制定统一标准,推动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同监管提高标准,筑牢同源根基统一规划水厂取水河段,划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坚定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段巡查,严控企业污染排放,确保水源水量稳定、水质优良【水源水质常年达到Ⅱ类及以上】从源头保障城乡供水同源同质严控水质,构建“监测”体系。建立水厂自检+县级巡检+疾控监测三级水质检测标准体系,督促水厂每日进行常规检测,指导检测中心每月对管网水、末梢水开展巡检,协调疾控中心每季度对末梢水全指标监测,确保到户水质合格率稳定在96.8%以上,远期目标达100%,实现城乡水质无差异统一服务,落实六同保障开通线上缴费、故障报修、水质查询等便民服务,实行24小时报修机制,确保城乡群众享受同等服务规范统一城乡供水价格,2024年农村自来水实现统一价格,远期达到城乡水价同标准同水平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牵头组织联合监管,确保相关标准落地落实、惠民利民,县域统管率达88.15%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