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6月中上旬,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给涪城区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旱情较量的战斗中,涪城区水利发展中心农业灌溉股的干部职工不分昼夜巡护水渠、科学调度农田用水,牢牢守护农业“生命线”。
巡护灌区的“活地图”
“定期巡查水渠、管道、闸门等设施,保障‘最后一公里’输水畅通,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内容。”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董兵已经踩着田埂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他负责的渠道约20公里,巡渠30余载,哪段土渠易渗水,哪个闸门启闭略涩,哪个弯道雨季易淤,他都了然于胸。
![]() |
股长任星洪在基层从事农业灌溉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38年,他带领的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农灌队伍,不分晴雨用脚步丈量了新吴石片区、金石片区、玉杨丰片区3个灌区约154.7公里干、支渠和6.1258万亩农田,对每一条水渠走向、每一个闸门位置、每一段管道状况都了如指掌。
百里渠道的“守护人”
![]() |
文兴龙负责金石片区24公里渠道。在巡查过程中,他总是仔细地观察着渠道的每一处细节。他用手触摸水渠的墙壁,感受是否有异常渗漏;打开闸门,检查启闭是否灵活;渠道内有垃圾,他会随手清理。“灌区的每一处设施都关系到农田的灌溉,容不得半点马虎。”文兴龙常说。
![]() |
上游顺渠道冲下来的杂草和垃圾是影响渠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渠道输水期间,农灌股职工集体动员,不分昼夜排障疏浚,清理渠道内的秸秆、垃圾、死畜等杂物,搬除石块等障碍物,避免渠道堵塞。
6月6日凌晨,干渠8+300处渠道外埂突然垮塌滑坡100余米。而此时,渠道正在向灌区输供宝贵的抗旱用水。险情就是命令,农业灌溉股全体职工立即赶到现场,调开水源,截断水流,避免了更大损失。通过紧急组织抢险队伍,以7天7夜的奋战,打通了农田灌溉的生命线,确保了下游4镇1.7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
滋润农田的“及时雨”
“合理协调用水顺序和用水时间,才能提高灌溉效率”。在农田灌溉的关键时期,基层水利人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炎炎烈日下,农业灌溉股全体职工分片包干,深入灌区、水库、塘埝、田间地头,记录水位、流量,为灌溉调度提供依据。
![]() |
水是庄稼的命根子,6月输水期间,气温的持续升高让乡镇村社间出现用水纠纷。农业灌溉股的同志们奔走于田头,依据作物需水规律精心排定轮灌时间表,通过一次次细心排查、耐心劝说,让抗旱水优先解急用。“看到干旱的农田得到灌溉,作物茁壮成长,农民们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的辛苦就值得了。”任星洪说。
![]() |
2025年以来,农业灌溉股共开展灌区供水6次,累积放水作业50天,加班超500个小时,其中夜间作业约300个小时,累计清理渠道杂物约600吨,共计输水1370万立方米,成功实现灌区满栽满插,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