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综合资讯

传承黑龙滩精神,助力“强推进”建设
——水利学院与黑龙滩管理处共同开展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

来源:水利学院时间:2022年04月24日 17:58

“1970年,原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现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32名老师数十万仁寿人肩挑背扛、艰苦奋斗,拉开了黑龙滩水库及灌溉系统的建设大幕,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举……”一堂精彩生动的黑龙滩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从黑龙滩坝头开始。为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厅党组“3226”工作思路两年“强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4月21日至22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三十余名干部教师与黑龙滩管理处共同开展以“传承黑龙滩精神,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校地合作,携手助力发展”为主题的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坝西侧矗立的8个大字深刻揭示了黑龙滩水库的重要作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改变了仁寿“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全体学员深入大坝廊道参观水利工程,实地了解水库建设的基本情况。走进陈列馆,一场用生命和汗水书写的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黑龙滩水库修建史让学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132名教职工赴仁寿进行黑龙滩水库设计工作”的光辉历史印刻在墙上格外引人注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黑龙滩精神让学员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现场参观学习后,原黑龙滩管理处党委书记吴树科、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退休老教师张绍伯以黑龙滩水库建设亲历者视角讲授了一堂特殊而又难忘的“党课”,生动讲述了那段用艰苦奋斗“重新安排仁寿山河,造福子孙后代”的峥嵘岁月,追忆着修建时期的点滴过往。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水校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心扑在水库工程的设计工作上,夜以继日共设计水库枢纽工程和东南干渠大小项目1434个,靠着共产党的领导,靠着拼搏精神,我们做到了!”时隔52年,学校参与黑龙滩工程建设的第二测量队队长张绍伯老师如今已经是耄耋老者,再次回到当年奋斗的战场,谈起往事依然感慨万千、豪情万丈。

学校党委书记陆健聆听党课后表示,历届黑龙滩水库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黑龙滩精神的教科书。她指出,为推动厅党组“3226”工作思路两年“强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两家单位共同开展中心组学习,就是要汲取伟大的黑龙滩精神,注入到作风整顿工作中去,进一步激发水利人“敢想敢干敢成”的闯劲,锻造“善想善干善成”的能力,推动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

学校校长刘建明指出,黑龙滩建设是学校66年办学历史中最辉煌的篇章,“工地就是课堂,质量就是生命”的优良办学传统从黑龙滩建设中凝炼而成延续至今,彰显了特色校园文化。黑龙滩工程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要把弘扬传承黑龙滩精神作为全体师生的“必修课”,激励新一代水院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接好时代“接力棒”,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为健全工学结合、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会上举行。双方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谱写水利事业改革和水利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依托黑龙滩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培养行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依托李冰继续教育学院,围绕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我省水利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任务。

据悉,黑龙滩管理处既是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重要成员单位,也是学校实践教育基地,此次挂牌成立学校思政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将进一步纵深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注重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养成,构建“思政+理论+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新路径,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都发中心党委委员、黑龙滩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曾理出席并讲话。两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处室负责人,学校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后备干部代表、新进教师代表等参加本次学习活动。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