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利厅门户网站!

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专题报道 > 政策法规解读 > 政策解读

《关于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的意见》政策解读

来源:四川省农田水利局 时间:2017年05月05日 00:00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启动了以“治水”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简称“水利生态脱贫工程”),明确了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重大举措,为纳入建设范围的79个项目县开展工程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意见》编制背景

    我省长江上游干旱河谷广泛分布在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北高山区,集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石漠化地区于一体,具有海拔位置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产业发展滞后,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等特征。同时,我省干旱河谷地区地域广袤,有丰富的土壤、地质、地貌、矿产及旅游资源,具有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干旱河谷是全省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区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王东明书记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动”,尹力省长要求“进一步作实工作方案”。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以治水为中心的干旱河谷治理工程,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深入调研、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的意见》。

    二、《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建设范围、重点任务等五个部分。

    1.重大意义

    《意见》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明确了干旱河谷治理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任务,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于干旱河谷地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总体要求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工作思路。提出以改善生态、产业富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总任务,在干旱河谷地区全面实施以水利建设为主,林业、农业等措施综合配套的“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将干旱河谷地区尽快提升为生态良好区、产业优势区。二是基本原则。包含脱贫攻坚、生态优先、科学治理、改革创新四个方面。三是发展目标。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到2020年,干旱河谷地区的水利建设有关指标要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3.建设范围

    按照“以传统干旱河谷区为重点,兼顾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较大的盆周山区县”的原则,将川西南山区、川西北高山区、盆周山区的79个县(市、区)纳入建设范围,明确以县内河谷区域的贫困村及幸福美丽新村为重点建设范围。

    4.重点任务

    1)加强水源建设。《意见》提出要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在川西北高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开展小水池、小水窖、小引水工程建设,拦蓄坡面径流;利用水库、江河水面,合理布局投资省、见效快的提水工程。加大光伏提水工程建设力度。盆周山区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构建小水库、小山塘、小堰闸、小水池、小泵站相互连通的水系网络,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的石漠化地区,通过水窖、引泉建设开发利用岩溶表层水资源。

    2)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推行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药一体化技术,促进节水减排。推广实用节水农艺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强灌溉制度研究,完善土壤墒情监测体系,实行测墒灌溉、精准灌溉。将水资源条件作为农作物品种选定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林、牧用水结构。深化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3)防治水土流失。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开发建设必须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坚持“谁占用破坏,谁恢复补偿”,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补偿制度。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干旱河谷地区的生产条件。

    4)推进生态治理因地制宜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宜林荒山荒坡遵循自然植被演替规律,促进初始植被尽早恢复,重建生态环境。科学布局草、药、林种源,宜草则草、宜药则药、宜林则林。

    5)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为构建形成种养、贮运、保鲜、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全产业链创造条件,将干旱河谷打造成有显著产品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基地及绿色产业群,实现干旱河谷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整体素质提升。

    三、落实《意见》将重点抓好四件事

    “水利生态脱贫工程”是针对特定区域的支持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实施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落实好《意见》需重点抓好四件事情: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实施“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的市(州)和项目县(市、区)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责任,统筹部门协同推进工程实施。

    二是编制科学的实施方案。以县(市、区)为单元编制方案,方案需在已有的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水利、农业、林业等规划基础上,由水利部门牵头,按照“产水配套、以水定产、以水定林”的思路,合理确定建设任务和推进时序,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三是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方案。省级将通过统筹整合、调整支出结构等方式,对县级给予适当补助。县级需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同时,还需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合作、抵押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充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四是同步推进改革创新。在“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实施中,县(市、区)需同步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林业管护体系创新,适度规模发展地区优势产品,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实施“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将有利于脱贫攻坚

    《意见》确定的79个实施“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的县(市、区)中,有68个县为“四大片区”连片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的77%;有贫困村7272个,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总数的63%。加快干旱河谷地区脱贫解困,虽难在水,但兴也在水、希望在水。坚持“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思路、“产水互动”的发展方式、“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综合施策”的发展路径,不断提高水利对山区经济的支撑保障能力,努力构建形成与资源禀赋、生态容量、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特色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生态绿色循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有利于群众脱贫增收,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五、实施“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将有利于“绿化全川”

    《意见》确定的79个实施“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的县(市、区)中,有42个县为石漠化县,有36个县纳入2016-2020年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综合治理规划,36个县干旱半干旱面积127万公顷,占36个县辖区面积的8.2%。“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将在干旱河谷地区采取工程和生物相互结合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加快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推广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景观林、生态复合林等森林植被恢复模式,促进初始森林植被尽早恢复,逐步提高林草覆盖率,促进生态恢复。因此,“水利生态脱贫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化全川”重大部署,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重大举措。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