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 > 蜀水党建 > 精神文明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展示——泸县渡槽


来源:  时间:2016年09月05日 12:00

胜利渡槽

毗卢渡槽

天兴渡槽

中峰渡槽

胜利渡槽

华丰渡槽

  泸县地处巴蜀丘陵之地,田高水低,天旱年缺水严重,蓄水、筑堰引水在历朝历代修塘从未间断,境内有石料灌溉引水渠3100公里。泸县石渠中,最有特色的是渡槽。渡槽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建设高潮,80年代初结束。受当时农业学大寨风潮的影响,更由于解决干旱严重而建成的水利工程。在修建设备极为简陋、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由受益区人民公社组织群众修建的。渡槽全用条石垒砌,有平地渡槽、桥梁式渡槽、桥梁兼渡槽等形式。共有渡槽1302座,隧洞340座,长31.43公里,倒虹管119处,长15.48公里,分布在全县各镇(街道),其中奇峰、立石、云锦、喻寺等镇的规模较大。

  在众多的渡槽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统称奇峰渡槽),是泸县最大的三溪口水库宝藏支渠上的跨溪河高架渡槽。奇峰渡槽设计巧妙、构思别致、建造科学、工程效益明显,被宜宾地区科委评定为推广优选法成果,并很快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利设施。2012年,奇峰渡槽被列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胜利渡槽:横跨龙溪河,两层浆砌条石结构的高架渡槽,渡槽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人行廊道,高21米,上层为灌溉渠,高12米,水渠过水流量为每秒1立方米;两层共高33米,总长278米,最大跨度为20米,有8个,加上腹拱、小拱共78个。1974年开工,安砌条石3677立方米,投工近9万个,1975年竣工,历时15个月。该工程设计与世界闻名的西班牙塞戈维亚的古罗马高架输水渠很相似,堪称水利工程中的珍品。1976年,四川日报作了宣传报道,《人民画报》转载了图片,峨眉制片厂拍了记录片。工程已运行40年,仍在发挥灌溉工程的效益。

  2、华丰渡槽:横跨铁石溪,是一座连拱式桥的浆砌条石结构高架渡槽,高40米,总长1122米,其中直线段长近千米,水渠过水流量为每秒0.55立方米,拱的最大跨径20米,有39个, 腹拱跨度3.6米,有92个;大墩为空腹,中间小拱有105个,加其他小拱共248个。1976年5月动工,安砌条石1.5万立方米,投工近40万个,1979年7月竣工,历时3年多。该工程凌空飞渡,气势磅礴,是全省最高、最长的桥式渡槽,在建筑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1978年入选水电部设计院编辑的《中国小型水利水电设计图集(渡槽分册)》向全国推荐(四川仅选入两处)。

  泸县渡槽工程至今在生产、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人间天河”、“水利万里长城”。同时,泸县渡槽是20世纪60—80年代泸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实物例证,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恢宏的气势、坚实苍凉的背影已然成为泸县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 20 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