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利厅门户网站!
10月31日,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发布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孪生典型案例,丹棱县农村供水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项目成功入选。曾经“用水难、管水累、漏水多”的丹棱,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农村供水界的“智慧担当”。
从“经验管水”到“精准节水”
项目搭建的“数字沙盘”实现供水全要素可视化管理,彻底告别传统“凭经验、靠估摸”的管水模式。一是看得全,整合全县2座水厂、54座泵站、750公里管网等数据,供水设施一图集成,运行态势一屏总览;二是看的透,通过BIM技术对泵站进行1:1三维建模,实现远程巡检、无人值守,减少设备故障概率;三是看得远,AI算法预测未来24小时用水量,将传统“定时供水”升级为“按需供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事后修漏”到“主动止损”
针对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高、抢修滞后”痛点,项目构建多维度智能监测体系,实现漏损“早发现、早处置”。依托“夜间小流量分析模型”,捕捉细微异常水流,精准定位漏点,让隐形漏水无所遁形;爆管预警时,系统自动生成最优关阀方案与抢修工单,同步推送受影响用户停水通知,缩短抢修时间,减少漏损水量;视频AI实时监控设施安全,有异常闯入立即报警,筑牢供水设施安全防线。
从“成本负担”到“节水引擎”
项目不仅实现节水效益突破,更构建起“节水—降本—惠民”良性循环,让节水成果切实惠及群众。四川顺源水务有限公司年节水100万吨,节约综合成本近300万元,推动管网漏损率较改造前下降58.3%,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63%,用水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该县以杨场镇为试点,探索出“低成本、易落地、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管理规范,为农村智慧节水提供可借鉴的“丹棱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