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利厅门户网站!

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走进“甜蜜内江”聆听“移民故事”

来源:内江市水利局时间:2022年12月27日 16:12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现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立足区域特色,创新工作机制,以移民后期扶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1594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美丽移民村。通过实施基本口粮田、村组道路、中小微水利设施、安全用水、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乡村振兴美丽移民村基础设施较好、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较明显,用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让我们一起走进甜蜜内江,共同聆听水库移民故事。

市中区

以建设美丽库区为重,致打造幸福乔迁移民新村

走进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下坝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水环绕,绿树成荫”的生态画卷。

踏上环湖路,尽显乡村美。近年来,下坝桥村通过大力整合移民后期扶持、乡村振兴等多项资金1500余万元,新建黄鹤湖路旅融合产业道路9.3公里,道路延黄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沿途打造观景平台、休息亭等景观节点,打通了黄鹤湖景区的旅游干线,串联起尚腾新村、川南大草原、万亩柑橘产业示范区、竹苑水乡等旅游景点形成环线。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34亩,整治撂荒地50亩,风貌改造50户农户,新装太阳能路灯520余盏,全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游客可迎河风、骑着单车、感受自然的瑰丽风光。

“幸福通道”蚂蟥桥

“我们这个村共有3224人,其中水库移民889人,主要是黄河镇水库的移民。记得以前刚修水库的时候,我们这里面条件差,没有路只有坐船才能出去,所以很多人出去打工都不回来了,那时候每家每户家里根本没有年轻劳动力,后面国家拿后扶资金修了这座蚂蟥桥,大家终于有一条好路可以出行,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特别最近几年,国家又投了很多钱,把沿着库周的路都硬化了,现在村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指着这条下坝桥村的“幸福通道”,看着这些年家乡的沧桑巨变和群众日渐优质的生活,村书记阴文义说不出的激动“现在路通了,全村仅道路就硬化了42公里,所以大家都愿意回到家乡来发展,就像雷总,他也是黄河镇水库的移民,现在回来带到大家一起做产业,我们村大概有1500余亩柑橘产业,300余亩雷竹和100余亩高密度名特优特种水产养殖池,村上以前的人均收入6000余元,现在通过村集体分红、土地流转和产业日常用工,人均收入能达到16000余元,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阴文义书记口中的雷总,全名雷礼明,是黄河镇水库的移民,2010年走出去创业,现在是眉山雷峰果业公司的总经理。“我一直在眉山做水果销售,以前家里种的柑橘都拉到眉山去分拣加工再卖到全国各地,除去运费每斤利润就只有1元”“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现在不仅国家的政策很好,政府还主动为我出谋划策,帮我筹措移民后扶等各类项目资金1000万元,我已经准备回来在家门口建一个农产品分拣冷储中心,到时候家里种的柑橘就能够直接分拣冷链发往各地,少了运输成本,每斤利润就有2元,这样不仅利润上去了,还为自己家乡建设出了力,守着家乡致富,真是两全其美。”雷礼明说道。

柑橘产业园“一角”

“现在环境好了,产业有了,下一步还要吸引人来,要让移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朝阳镇干部邱江说:“2022年,我们给下坝桥村又争取到500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用于修建移民活动广场,提高村民的文化活动。下一步,计划围绕柑橘和雷竹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以“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的方式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开展农业主题游,如柑橘、水产养殖等主题旅游,将农产品普及采摘和旅游路线结合,打造一批以产业观赏、采摘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点。同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辐射城市旅游市场,串联周边农业园区,推出柑橘科普小课堂农耕文化普及等,推动研学旅游发展,把整个村的影响力扩散出去,将下坝桥村建设成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三农村。”

东兴区

善水利设施为重心,致力打造水源富足移民新村

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三关村是松林水库库区移民村,原属贫困村。全村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3.26亩,有农户583户1970人,其中脱贫户93户304人,松林水库移民99人。三关村经济条件较差,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严重不足。“以前引入了很多老板来发展产业,但一看见没路没水,大家就都走了”三关村书记张平摇了摇头,叹息道“经过脱贫攻坚,现在村上的道路已基本硬化,就差水了,我们是典型的守在水库边不到水”。

“当时我们来这里规划水利项目,也是觉得守在松林水库旁,就因为没有水利设施就阻碍了一个村的发展太可惜了,所以提出一年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修建提灌设施从松林水库和巫萍水库提水,同时完善灌溉管道,确保有水可用;第二步把全村的老旧堰塘全部翻新整治,确保有水可蓄,从而形成集中供水、分点蓄水、综合抗旱的全覆盖保供水网,建立蓄引提灌排一体化的良性循环体系。”东兴区水利局干部曾攀说道。

2022年通过向三关村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59万元,新建了提灌站泵房2座、输水管道及灌溉管网6738米、储水桶17个,整治山坪塘18口和囤水田12根,每日可提水4000立方米,新增蓄水量15万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受益人数1900人,全村8个社的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提水泵站

水利设施建成后,大家干劲更足,积极向区里争取天冬药材种植政策,顺利引进业主流转土地从事中药材种植。“其实三关村的条件比很多村都要好,紧靠松林和巫萍两个水库,水源充足,加之现在水利配套设施也齐了,简直是农业工作者的福音”业主胡忠祥感慨道“我流转了620亩土地用于天冬和玉米、大豆套种,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有信心把农业做大做强”。

三关村书记张平说“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为中药材种植,主要品种为道地天冬,目前已栽种天冬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320余亩,年底还将陆续栽种300余亩。不仅如此,大家听说水利设施完善后,一些商品兔养殖项目、种鹅科研基地项目也准备投入到我们村,预计明年初落地,到时候村集体收入至少增加30万元,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也准备回乡创业,村民生产积极性明显增强,本地务工需求提升,农民有了更广泛的增收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势,继续引进投资业主,盘活现有土地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增加移民人均收入,让三关村真正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威远县

以挖潜文化底蕴为重心,致力打造农旅融合移民新村

内江市威远县观英滩镇骑龙坳村,一个傍水而兴、借地而灵、因景而旺的水库移民村,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开发传统农耕文明、乡村文化、传统建筑、古村落及传统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带动移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说起骑龙坳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古寨文化。古寨以“一龙一凤”为主,龙即龙头寨寨墙已毁,寨门为条石卷拱,是一处明清时代寨门,为防战乱起到巨大作用凤凰寨南宋年抗击蒙军侵袭在凤凰山上修筑城堡而得名,古寨建有七个寨门,寨的最高处建有寺庙,名为“凤凰寺”,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势。两个主寨旁环绕岩峰寨等大小寨子数十个,就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古寨群。“这些寨子就是我们村子的灵魂,当时修建长葫水库时,我家的房子被淹了,我也舍不得搬到其他地方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丢了自己的根”移民王群说道。

依靠古寨文化,骑龙坳村充分利用它独特的穹窿地貌以及原始自然风光的地理优势,打造“骑龙云雾”。骑龙云雾平均海拔600多米,海拔落差300米由于有雾露沟、灵观沟,又与葫芦大峡谷尾水处相连的原因,再加上长沙湖与葫芦峡谷的溪沟内常年水气充沛,造就了这里四季可见的云雾景观。因雨水多气温高,只要是大雨天晴,第二天骑龙坳附近的沟谷即是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被广大网友誉称为中国雾乡”,列入“四川十大最惊艳乡村榜单,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最美观景拍摄点

骑龙云雾

骑龙云雾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活力,村集体经济及移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这里的人们基本无收入,只有到外地务工,随着骑龙坳知名度越来越高,围绕打造旅游民宿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6万元,带动1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2户移民将自己的住宅发展民宿,年收入约10万元,同时周边村民可以到民宿就业,还可以销售自家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村民收入大大提高。“我们骑龙坳村是山区移民安置村,比较偏远,大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旅游”村书记郑华军说道:“我们村有长沙坝和葫芦口水库移民337人,近年来水利局对我们的支持很大,先后投入移民资金900余万元,新建产业道路3.7公里,采购安装饮水管网12.6公里,新建的30亩蔬菜大棚按6000元一年承包给业主进行蔬菜种植,收益归村集体经济所有,移民资金建设的移民培训中心及周边配套设施由四川远歌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包运营,目前正在进行改造升级,正式竣工后年接待游客将超过1万人次,带动受益农户20余户,届时村容村貌会越来越好,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下一步,骑龙坳村将积极构建“旅游+”模式,依托球马路和镇域旅游环线,串联主要的几个云雾景观节点,打造云雾摄影主题游线、长葫生态旅游主题游线,深入探索穹窿山水文化主题游线,让云雾主题同镇域旅游资源互相融合,走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原生态农牧产品、特色种植和养殖、拓展训练路线,深度融合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当代信息技术,使游客的体验从走马观花型转变为生活居住型,将骑龙坳村变成四川又一新兴网红打卡地。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